从5月初起,在安达街上一个公司上班的市民刘先生发现了令人惊讶的变化:以往每周二、四、六,赶上劳务市场开市,安达街就会堵得水泄不通,他只能绕挺远的路上班,就连走路上班都费劲;如今劳务市场被挪走,车行顺畅起来,心情也好了不少……
刘先生说的劳务市场,位于安达街市人才市场对面的清华路口,已存在了十几年。每周三天,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人在路边聚集,混乱不堪,不仅影响市容、堵塞交通,更因为缺少监管导致求职诈骗行为多发、周边环境卫生脏乱、治安环境无从保障,附近居民、商家苦不堪言。
从4月16日起,结合此次全市重点行业领域乱象整治百日行动,朝阳区清和街道办事处联合公安、交警、工商、城管、人才市场、劳动监察等多部门,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,对这个违法占道多年的劳务市场进行有效整治。
如今,道路畅通了,居民顺心了。
占道劳务市场搬了家
16日,星期四,市人才市场开市的日子。马路对面热闹的劳务市场消失了,举招工牌、发传单、求职的人都没有了,以往熙熙攘攘的场面不再。安达街即使车流量很大,但车辆也能正常通行,未出现以往走不动的堵塞情况。
劳务市场去哪了?在市人才市场北门的胡同里,挂着“劳务市场临时疏散点”的牌匾,劳务市场被临时安置在这里。虽然人头攒动,但现场秩序井然。
“一旦难分真假,求助警察最放心”等多个醒目的提示牌挂在了临时疏散点里,向前来求职的人员做出提醒,以免他们上当受骗。来自朝阳区清和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的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,解答求职者的疑问。
“我是从外地来的,也没啥技术,就想来看看能干点儿啥。同乡说找工作别被骗钱了,但一看这市场有管理人员,我放心多了。”一位求职人员告诉记者。
“四乱”劳务市场曾是城市痼疾
“在劳务市场没挪走之前,一到开市就特别火,每天上千人,安达街和新华路行车、走路都困难。”家住附近的居民说,最闹心的是周边的小区楼道变成了“公共厕所”,影响环境,治安也成问题。“如今劳务市场被规范了,生活环境变好了,我们心里都敞亮了。”
“以往每到社区工作日,违规的劳务市场占道、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,次次都被反映、投诉。如今,周边百姓拍手称快。”朝阳区清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城市建设管理的副主任刘凤俊说,安达街的劳务市场已存在了十几年,与市人才市场相比,劳务市场属于自发形成,招聘要求相对低,几乎不对学历、资质、经验等做要求,所以招聘人员、求职人员集中,人流量巨大。
近年来,劳务市场的“四乱”现象愈发严重,对周边的商家经营、百姓生活都造成了一定影响。用工乱,个别招聘者借招聘的名义,收取培训费、体检费等揽财,招聘骗局频发;交通乱,周边停车混乱,人流密集造成交通拥堵;市容环境乱,每到周二、四、六,路边到处都是举牌、发传单和卡片的,还有小商贩,到处张贴招聘信息,随地便溺;治安乱,因纠纷打架的、求职被骗的事件多发。
久而久之,劳务市场成为了安达街城市管理的一处痼疾。经过研究,由清和街道办事处牵头,联合多部门集中对劳务市场开展集中整治。
堵疏结合解决“打游击”难题
4月16日,整治活动开始。当日,共出动了6台执法车、近30名执法人员,执法人员没收招聘者的牌匾、小卡片等,清理现场人员。虽然执法声势浩大,但30人的团队清理千人市场,清理工作很难,不少招聘者跑到马路对面继续招聘,与执法人员打起了“游击战”。
4月18日,有了第一次的清理经验,执法人员在马路对面拉起了警戒线,在源头上开展控制,取得了较好的清理效果。
4月20日,招聘者还是出现在劳务市场,他们既不举牌也不发广告,大量人员聚集,问题仍未缓解。
“既然劳务市场这么多人,说明百姓对此是有需求的,光靠堵不行,还要有疏。”刘凤俊说,清和街道办事处对存在了多年的顽疾问题转变思路,在清理的同时也要让劳务市场有序规范地存在。于是,才有了现在的临时疏散点。
有市场,就说明有需求。“劳务市场临时疏散点仍不是根治的办法,我们还在积极想办法。”刘凤俊也呼吁上级部门,希望能找到一个正规、合法的固定地点,最好是室内场所,让招聘者、求职人员全员入室,规范管理。
治乱初见成效
截至目前,仅就安达街劳务市场整治问题上,清和街道办事处及联合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车辆56台、执法人员280人次,没收招聘广告牌700余块、野广告卡片2.5万张,清理人员9000人次。
如今每逢劳务市场开市,无论是求职者还是招聘者都直接到临时疏散点,劳务市场相对规范了。将劳务市场挪到直线距离仅有100米的临时疏散点,既解决了百姓的求职招聘问题,又缓解了占道难题。有堵有疏,因势利导,清和街道办事处在行业治乱整治工作中打出了漂亮的一仗。(撰稿陈琼)